俄印方案曝光!为歼-20准备的航发要转售南亚?俄真无所不卖?
你相信吗? 印度买一架隐身战斗机只要0.8亿美元。
隔壁土豪阿联酋买美国F-35,掏的是两亿美元一架的真金白银。
俄罗斯人把合同拍到新德里桌上时,印度空军参谋长的茶杯差点打翻。
这份苏-57E销售方案的报价单上,赫然写着单机成本不超过一亿美元。
更惊人的条款藏在附录里。
莫斯科不仅愿意让印度本土制造第五代战机,还答应交出最高机密——源代码。
当年莫迪总理亲自飞巴黎讨要"阵风"源代码,被马克龙一句"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挡了回来。
此刻俄国人却把密码本摊在桌上任君挑选。
俄国防进出口公司的代表指着一行小字解释。
"支持贵国将国产导弹装进我们的飞机,包括你们研制的'阿斯特拉'导弹。 "
印度军官们交换眼神的手都在抖。
这意味着将来打仗时,他们不用看任何国家脸色补充弹药。
车间主任突然举手发问:"我们苏霍伊生产线都停工四年了。 "
俄方工程师笑着调出三维图纸:"放心,你们造过150架苏-30MKI。"
投影屏显示着红色标记:两种机型60%零件通用。
印度人不知道,俄方屏幕上悄悄隐藏了第三行字——苏-57零件良品率不足40%。
真正的大招在发动机清单里。
AL-41F1S发动机在报价单里只是基础配置,重点标注的是用橙框圈住的"177S增推型号"。
去年珠海航展禁止摄影的密室里,中国将军曾围着这款发动机转了三圈。
现在俄方代表却对印方说:"专门为南亚高温环境做了改进。 "
德里郊区的国防分析所立即炸了锅。
老所长颤抖着放大卫星地图,喜马拉雅山脉像道白色屏风横亘在中印之间。
"他们要把给歼-20准备的引擎卖给我们! "
助理急忙捂住他的嘴,打印纸飘落的数据表显示着177S推力达18.5吨。
新报价单底部压着更大的鱼饵。
"贵国现役272架苏-30MKI,建议同步升级苏-35M标准。 "
预算局长看到附件时扶住了桌角。
升级包包含相控阵雷达和能打400公里的R-37M导弹,整套方案预算127亿美元。
莫斯科餐厅里,俄军工集团老板灌下整杯伏特加。
"生产线停工算什么?三班倒培训印度技工,三个月就能重启组装线! "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连夜召开董事会。
董事长在PPT第二页用红字标出:首批20架三年内交付,2030年完成50架列装。
财务总监突然摔了钢笔。
苏霍伊发来的预算表藏着猫腻——基础报价八千八百万,训练费和备件单独列支三千万。
更头疼的麻烦在班加罗尔车间。
工头对着视频通话吼叫:"当年组装苏-30的铆钉枪都生锈了,哪找老师傅教新人? "
俄技术员挠头调出库存系统。
喀山厂区有十五套备用工装,海运到孟买港需要八周时间。
实战数据让新德里心头发凉。
空军参谋部秘密报告显示:苏-35在乌克兰平均存活飞行时间只有72小时。
俄方代表赶紧搬出参数表。
"看看苏-57E的机动性! 空中芭蕾比美国铁棺材强多了! "
但演示动画里的超音速巡航片段,右下角标着灰色小字——燃料满载状态无法触发。
采购处长盯着那台177S发动机模型发呆。
技术手册第47页写明,隐身涂层需要每200小时重新喷涂。
莫斯科设计局此刻乱作一团。
总师把测温仪摔在试验台上:"南亚地面60度高温,尾喷管怎么维持寿命? "
合同草案已经躺在莫迪总理案头。
附件七用加粗字体承诺:"完全支持印度国产导弹与雷达整合。"
国防研究及发展组织的专家却笑不出来。
他们开发的相控阵雷达足有两吨重,而苏-57设计载荷上限是1.5吨。
最精明的算计藏在斯德哥尔摩。
萨博集团总裁拍着印度特使肩膀:"等你们发现俄国源代码缺了核心模块......"
他故意停顿后报价:"鹰狮NG战斗机送五年免费维护。 "
印度空军司令盯着墙上的中印边境地图。
参谋小声提醒:"歼-20在和田基地的巡逻次数,上月增加了七次。"
俄国人又送来压垮骆驼的稻草。
"如果现在签合同,附赠三套S-500防空系统优先供货权。 "
新德里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
五年前采购的S-400还剩两套没交货,俄国工厂正在用这些零件造前线急需的铠甲导弹。
美国大使馆连夜发出加密电报。
第六页写着关键信息:"洛马公司建议降价至1.2亿美元供应F-35A。 "
但附件用红章盖着警告条款。
"若贵国继续使用俄制防空系统,战机交付后将无法接入北约数据链。 "
莫迪翻到方案最后一页突然愣住。
俄方代表在签名处留了行手写附注:"首批次可由共青城厂提供现货。 "
卫星照片显示该厂停机坪停着六架半成品。
机体编号被帆布盖住的部位,隐约可见褪色的红星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