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退休后医保补缴竟省下两万块!这笔账算得我直拍大腿

退休后医保补缴竟省下两万块!这笔账算得我直拍大腿

去年刚办完退休手续那会儿,我揣着社保局开的清单差点没站稳——医保要补136个月。窗口办事员敲着计算器说:"四万二每月,准备五万六吧。"我攥着银行卡的手直冒汗,这数字跟块大石头似的压胸口。

谁承想今年复查档案时蹦出个大惊喜。档案袋里泛黄的工资表显示,九十年代那五年居然算视同缴费年限。社保局的小姑娘比对系统后拍板:"您这实际只需补八年零四个月。"我盯着她电脑上跳动的数字直揉眼睛,最后账单定格在两万八千块。

算盘珠子崩脸上那会儿,我蹲在社保局大厅算了好几遍。原先预估的七万多和实际的二万八之间,差着整整四万八。这笔钱够给孙子报三年兴趣班,或者在老家县城付个车位首付。最逗的是办事员小张,他反复核对三次才敢确认:"您这是赶上政策末班车了。"

现在每月药费报销时,我总想起跑断腿的补缴经历。去年冬天陪老伴儿看病,窗口人员直接刷医保卡结算的场景,跟前年住院时垫付三万押金的情形恍如隔世。社区医院王大夫说:"您这补得值当,往后看病少掏不少钱。"

不过这事真不能光图省心。我隔壁单元老李头就没这么顺利,他嫌补缴麻烦拖到70岁才办,结果每年要多掏上千块大病保险。社区公告栏贴的补缴通知常年挂着,可好多老伙计非要等用钱时才跑社保局,结果常为材料不全白跑好几趟。

说实在的,咱普通老百姓办事就得像买菜要货比三家。补缴前我跑了三趟社保局,第一次带齐老工资单,第二次翻出尘封的调令,第三次干脆把档案袋整个抱去。办事员起初还皱眉头,后来见我拿复印件都按年份编好号,反而主动帮我查起补充材料。

现在手机里存着历年缴费记录截图,连2008年那次补缴记录都拍得清清楚楚。社区搞退休人员培训时,我把这些凭证复印成册发给老伙计们。上次李阿姨拿着我给的模板,三天就办妥了异地医保转移,她非塞给我两斤土鸡蛋。

算着补缴台账那晚,我跟老伴儿翻出压箱底的老相册。1998年企业改制下岗时领的买断工龄钱,刚好够这次补缴的零头。她说:"这钱算是没白扔,当年就想着别断了工龄。"如今看着养老金账户每月准时到账,老两口对着存折傻乐。

有些年轻网友总说我们这代人贪心,可他们不懂铁饭碗的珍贵。我车间主任老陈退休两年没办医保补缴,上个月突发心梗花了六万,自费部分快掏空养老钱。现在他见人就说:"早知道听老周的多跑两趟社保局。"

看着手机短信提示医保账户到账,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工厂上夜班的日子。那时每月扣医保钱肉疼,现在躺在病床上不用掏现金的踏实感,比当年领加班费还实在。这大概就是老辈人说的"平安是福"吧。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