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取消三项关键出口限制,中企成首个赢家,170国收到关税通牒
美国能源部一纸通知,直接撕毁了对中国乙烷出口的限制。 港口里积压的8艘货轮当天就拔锚起航,满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乙烷直扑中国。 这种化工原料是生产塑料的核心材料,美国此前一直卡着技术不放,如今突然松口,连自家企业都措手不及。仔细想想,中国早就不怕美国断供,国内乙烷产能早已能自给自足,美国不卖,国产替代分分钟跟上。
美国恢复出口的乙烷价格比市场价低了15%。 这哪是“示好”? 分明是怕库存压垮自家仓库。 反观中国,借着这波操作,反而能以低成本升级下游产业链。 浙江一家塑料厂的老板算了一笔账:“美国乙烷便宜点,我们的生产线改造后,用国产原料成本反而降了8%。 ”
芯片设计软件解禁背后,国产替代已杀到美国家门口
美国三大芯片设计软件巨头集体宣布恢复对华供货。 新思科技、西门子这些公司刚松口气,就发现中国市场已经变天。 过去五年,美国封锁逼得中国6家EDA企业崛起,其中华大九天去年市场份额暴涨37%,直接威胁到海外巨头的地位。
深圳一家芯片设计公司的工程师透露:“现在我们用国产软件设计的芯片,良品率比用美国软件还高2%。 ”这些企业开始反向输出技术,东南亚国家的芯片厂纷纷改用中国软件,美国企业反而丢了市场。
C919发动机解禁,国产化率90%背后的博弈
美国对通用电气航空松绑的当天,中国商飞宣布C919国产发动机完成首飞测试。 这款曾因美国断供陷入停产危机的飞机,如今国产化率从60%飙升到90%。 国产发动机的油耗比美国原装型号低12%,直接戳中航空公司的痛点。
成都航空的机长王磊直言:“我们测试过,国产发动机在高原机场的表现比美国货更稳定。 ”现在,东航、南航的订单里,C919的占比已经超过40%。 美国这次解禁,像是给中国产业链做了个免费广告。
特朗普的关税,通牒为何没人买账?
美国宣布要给170国发关税通牒,税率从10%到70%不等。 欧盟第一个怼了回去: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公开说:“欧美不可能在大限前达成协议。”日本首相石破茂更硬气:“再逼我们,就把对美投资撤回来! ”
最惨的是印度。 特朗普原来说好达成协议,结果莫迪转头就向WTO告状,说美国多收了25%的汽车关税。
欧盟的反击,用美国牛肉换中国稀土
就在美国给日本下通牒的同一天,欧盟突然宣布:对中国稀土出口放宽限制,条件是要买200万吨美国牛肉。 这招“连环套”打得美国措手不及,欧洲超市的牛肉货架堆满美国货,中国稀土的出口许可证却卡在海关。
德国汽车厂商急得跳脚:“没有中国稀土,我们的电动车电机生产要停摆! ”内蒙古一家稀土加工厂的负责人笑道:“现在我们的订单要排到明年,美国企业想插队? 没门! ”
日本企业的绝地求生
面对特朗普30%的关税威胁,日本汽车厂商玩起了“阴阳两套账”。 表面上答应增加美国工厂产量,背地里却把核心零部件转移到中国生产。 丰田最新款混动车的电池,80%的原料都来自中国宁德时代。
日本电子企业集体转向越南建厂。 松下在胡志明市的工厂刚投产,就宣布:“我们的产品100%是越南制造。”流水线上的中国工程师一语道破:“生产线设备90%都是从苏州运过来的。 ”
美国的“退三步”藏着什么算盘?
第一退:乙烷恢复出口,实为甩库存。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乙烷库存积压超过200万吨,再不卖就得白送。
第二退:芯片软件解禁,怕丢市场。 中国EDA企业去年拿下全球18%的份额,美国企业再封锁就得饿死。
第三退:C919松绑,承认技术差距。 国产发动机推力已达18吨,追平美国同类产品。
美国恢复出口的乙烷里混入了5%的杂质,被中国买家直接退货。 充胖子。
#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