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俩口揭秘免费鸡蛋套路,为何老人更容易上当?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商家总是喜欢在门口免费发鸡蛋?天津一对老夫妻最近算是彻底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的发现可能会让很多人恍然大悟。
事情是这样的。这对天津老俩口准备出门旅行,按照老传统,出发前得包顿饺子图个吉利。就在包饺子的时候,老爷子和老太太聊起了最近的一些经历,越聊越觉得不对劲儿。
“我们这把年纪的人,就爱凑热闹,哪里有便宜占就往哪里钻。” 老爷子一边擀面皮一边说,“商店开业了去看看,有免费讲座去听听,最关键是有免费鸡蛋领,那必须得去排队。”
老太太在一旁包着饺子,点头附和:“可不是嘛,我们那会儿还觉得自己赚了大便宜呢,人家白给咱鸡蛋,多好的事儿啊!”
不过现在他们算是看透了,这些所谓的“免费鸡蛋”,根本就是商家设的一个局。
“人家凭啥白给你鸡蛋?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啊!”老爷子越想越明白,“还不是想让你买他们家的东西,这就是套路,妥妥的套路!”
说起这个,老俩口可是有一肚子话要说。他们发现,社会上确实有些不良商家,专门瞄准了老年人爱占小便宜的心理。
“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每天早上睡不着觉,天还没亮就起床了,然后跑到商家门口排大队。” 老太太说起这事儿就来气,“有时候排队要等大半天,就为了领几个免费鸡蛋,而且那鸡蛋还不是什么好鸡蛋,小得跟鹌鹑蛋似的。”
最让老俩口感慨的是,他们观察发现,年轻人对这种事儿根本不搭理。
“你看那些年轻人,离得远远的,根本不参与这些事儿。”老爷子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人家年轻人脑子活,反应快,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套路。我们这些老家伙,脑子转得慢,还比较固执,不像年轻人思维灵活,心里门儿清,一般不会上当。”
老太太接过话茬:“年轻人看得透彻着呢,我们就是看不明白,上当的基本都是我们这一代老年人!”
说到这里,老俩口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和自嘲。他们承认,自己确实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
“我们这人吧,做事比较谨慎,也算谦虚,但架不住贪便宜啊。”老爷子苦笑着说,“现在想想,那些个坑我们都踩过。”
不过,这次准备出门旅行,老俩口可是长了心眼儿。
“这次我们提前做了功课,听网友们的建议,了解了很多注意事项。” 老太太很认真地说,“我们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不贪人家的小便宜,就不会上当受骗。”
老爷子也跟着点头:“对,那些个坑,我们提前都研究过了,这次出门不会再踩了。”
说起来,这对老夫妻在网上还挺有名气的。很多网友都知道他们,称他们是“视频模范夫妻”。退休了这么多年,他们还在为家庭和社会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从来不怕辛苦。
年近七十了还要开车出门旅行,这份胆量和魄力确实让人佩服。 网友们纷纷给他们点赞,祝福他们一路平安,身体健康。
不过,老俩口的这番话,确实戳中了很多人的心。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呢?
第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心理因素。老年人大多节俭了一辈子,看到有便宜可占,本能地就想去试试。这种心理被一些不良商家抓住了,专门设计各种“免费”的诱饵。
第二个原因,是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年轻人天天上网,各种套路见得多了,自然就有了免疫力。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对新兴的诈骗手段了解不够。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社交需求。 很多老年人退休后比较孤独,喜欢找地方聊天,凑热闹。这些“免费活动”恰好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所以容易被吸引。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老年人容易上当。实际上,这反映的是一个社会问题。
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还不够充分。如果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一些,他们就不会总想着去占那些小便宜了。
另一方面,对于这些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行为,我们的打击力度还需要加强。不能让那些不良商家总是钻法律的空子,欺负老实人。
最重要的是,我们年轻人也应该多关心家里的老人。 平时多陪陪他们,多跟他们聊聊外面的世界,告诉他们一些防骗知识。
天津这对老俩口能够主动反思,主动学习,这种态度值得所有人学习。他们没有因为年纪大就放弃进步,而是积极地接受新观念,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其实想想,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都可能面临类似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也不能太自信,说不定将来也会遇到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新型骗局。
关键是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时刻保持警惕,不贪小便宜,不轻信他人。 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不容易。
说到底,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年轻人要理解老年人的处境,老年人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看到天津这对老俩口的经历,你有什么想法?你家里的老人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老年人避免上当受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