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就是在培养汉奸!郑强教授直言不讳:日本天天都想让中国分裂
日子越久,套路越深——先请你吃饭,再送你奖学金,最后想让你说句“日本也没那么坏”。这种招数,不新鲜。早在90年前,伪满的学校就用“亲日教科书”洗孩子脑袋。
这回郑强说清楚了:日本培养的,不是人才,是“汉奸苗子”。讲这事,必须来点狠的。
大使馆亲自面试,教授亲自谈话,行李有人帮你提,旅游有人给你钱,待遇好得出奇。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热情?郑强听明白了:“他们就想培养汉奸。”
这是郑强亲耳听来的。临走前,一位日本教授握着他的手说得很明白:“中国迟早会对我们日本人不满意,到那一天,你要替我们说句话。”
他们要培养的,不是学者,是“思想代理人”。话术不硬,逻辑不强,但渗透得细。郑强在讲座上说,“日本人天天都在想,让中国分裂。”这不是口头禅,是经验积累。
他说他曾和日本学生谈731事件。结果教授立刻喝止:“别问!出去!”连自己国家的学生都不许知道日本在中国做过什么。但对中国学生,他们却要求“要站出来说话”。
郑强后来意识到,他们并不怕中国发展,他们怕的是中国认清历史。他们怕的,是我们有一代人不会替他们开脱,不会把历史说成误会。
教授下班可以喝酒,但一到课堂,就封住历史。学校可以办留学班,但走的人,思维要“可塑”。这是日本式渗透教育的典型模式,拿学术作包装,拿感情做媒介,拿分裂当终点。
中国教科书全烧,一共650多万册,全东北范围清理得干干净净。然后换上印着“日满亲善”“天皇恩德”的新教材。
课本内容怎么写?“日本是大哥哥,中国是弟弟”,还编了故事说“皇军来东北是为了帮助中国”。
这种教育,不是育人,是洗人。它要清理记忆,清理民族认同,把学生从中国人,慢慢教育成“新国民”。
所以,那些年,东北的学校和教堂并排,前面是讲堂,后面是“思想汇报点”,学生每周要上交“忠诚日记”,汇报对日本的感激。
他们真正怕的是孩子长大,记得祖宗是谁,知道谁砍过祖先的头。
这场“安东教育界惨案”,并不因战争而起,而是因“讲课”被抓。他们抓的,不是反抗者,是讲汉语、讲中国历史、讲民族认同的老师。
这年冬天,安东的教室格外冷。不是天冷,是老师少了,气氛变了。讲台上没人敢多讲一个字,黑板上只剩日语习字。
学生被要求每日背诵“日本皇军是父亲”,谁没背熟,就被带去“思想小屋”重训。重训里挂着“忠义”的标语,墙角是倒立练习的工具。
一个孩子回来后眼圈发青,嘴里只说一句话:“别讲中国的事。”
安东不是个例。日本当局深知教育战线最容易发芽抵抗,所以动手最狠。抓人、砸书、关校、换教材,所有措施围着一个目标:让下一代变成“听话的臣民”。
但他们忘了,知识是传的,精神是接的。再压,也会有人记得,哪怕是偷偷念出来的一句诗,哪怕是走廊上的一幅对联。
他们想摧毁的,是中华民族的根。他们怕的,是有人记得这根在哪里。
郑强说,日本天天想着分裂中国。可分裂从来不靠飞机大炮,而是先分裂人心,分裂认知,分裂记忆。
所以他们挑“骨头软”的人去留学,下手教科书,清洗讲台,全都为了一个结果:让你不知道你是谁,信谁都行,就是别信中国。
而这些,必须有人讲清楚。郑强讲了,我们也要记住。
参考资料:
郑强:我是被日本大使馆面试选去留学的,他们就是要培养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