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沪苏交界古镇,居民说属三不管,发展很缓慢!

杂货店老板老张靠在褪色的木门框上手指着刚装好不久却已蒙尘的路灯:“喏这灯装上前晚上出门得打手电筒。 二十年了镇子还是老样子游客? 民宿老板天天刷手机等客来房间空得能跑马! ”他身后的娄塘古镇青石板路坑洼不平雕花窗棂爬满青苔。 地图上它明明紧挨着上海嘉定和江苏太仓现实中却像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居民们自嘲这叫“三不管”修条路、通趟公交都难两边规划“各管各”资源“像撒胡椒粉东一点西一点”。

这种困境在省界地带太常见了。 长三角一位专家调研时直言:省界区域往往“连起来了流不动;聚起来了合不拢”。 宽阔的快速路修得气派连接古镇的小道全是坑;资金、人才在边界打转却没人愿把钱投到“别人地盘”。 直到2019年一着“先手棋”落下:国家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把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这三块交界的“边角料”拧成整体规划。 一盘散沙终于开始聚拢。

真正的破冰发生在2023年5月。 太浦河边吊车长臂挥舞一个叫“方厅水院”的建筑破土动工。 它生来就“叛逆”:主体横跨三省市上海馆在青浦江苏馆在吴江浙江馆和主会馆落在嘉善空中连廊把三地串起走一圈只要15分钟能体验“跨省散步”。 施工许可卡了壳按老规矩得拆成三份跑三地审批。 一体化? 纸上谈兵罢了。

青浦建管委的松华科长捏着公章发愁:全国没先例啊! 三地数据不互通法规标准也不同。 僵持中吴江和嘉善做了个大胆决定:把审批权委托给青浦。 最终许可证上盖着上海的公章地址栏却赫然写着江苏、浙江地块为“上海市青浦区”! 这看似“错位”的细节成了撕开行政壁垒的象征。

更大的难题接踵而至。 消防验收时嘉善坚持超面积必须严检青浦和吴江却只需备案抽查。 吵到快掀桌时嘉善建设局刘奇华拍板:“我当组长你们协助! ”示范区执委会的人笑称他们像“社区调解员”天天找三地部门磨嘴皮子硬是磨出了“最大共同点”。

利益共享的算盘也拨响了。 新规则明确:跨区企业税收区县留存部分三地均分。 2024年秋天吴江和嘉善账户里第一次收到跨省打来的税款。 钱不多意义不小边界地带第一次尝到“分蛋糕”的甜头。

变化渗入田间地头。浙江嘉善钟葫村和江苏吴江伟明村交界处曾堆满垃圾的荒地如今两个村支书凑头商量:“一起搞生态农场? ”上海老太太们组团来摘橘子钟葫村老农把“柑橘合作社”招牌擦得锃亮:“以后就叫‘水乡客厅牌’! ”

五年来示范区的数据悄然翻新。 地表水优Ⅲ类断面比例从75%跳到98.1%太浦河等“一河三湖”提前达标。 531家医院、926家药店实现医保跨省结算3500项事务异地通办。 轨道延伸九条省际断头路被打通八条跨省公交运送384.6万人次。 2023年这片土地GDP冲到4725亿工业总产值8729亿3319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此扎根。

华为研发中心在练塘湖畔启用苏州南站通车嘉善祥符荡聚集800多名科研人员。 智慧大脑打通18条数据链路291项资源流动起来。 400多名二级建造师资格互认企业跨域贷款1120笔总额57.68亿。 青浦、吴江、嘉善曾经隔阂的“三兄弟”各展所长把交界的“死角”变成了撬动长三角的支点。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